首页

魅族女王强制在线观看

时间:2025-05-30 06:12:42 作者:世俱杯开赛在即,中国元素闪耀全球舞台 浏览量:48396

  中新网洛阳10月5日电 (记者 韩章云)国庆假期,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,四面八方涌来的游客争相一睹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“芳容”。龙门石窟研究院金牌讲解员马丁也迎来繁忙季,一天上上下下往返龙门石窟好几趟,向游客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。

  今年38岁的马丁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,一次偶然机会,这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“理工男”,跨界成为讲解员,并在龙门石窟工作14年,为成千上万批次的中外游客做过讲解。

  “最忙的时候一天讲解要超过十趟,从早上8点讲到夜游结束。”马丁表示,正是通过这样不断地讲解练习,他练好了普通话,掌握了讲解工作的基本技能,并形成自己的讲解风格。

龙门石窟研究院讲解员马丁(左一)进行讲解工作。受访者供图

  讲解工作是一个不断沉淀的过程,也让马丁更加理解龙门石窟的珍贵。

  “龙门石窟始于北魏盛于唐,断续开凿时间长达400余年,编号窟龛2345个,造像10万余尊,碑刻题记2800余品……”对于龙门石窟的基本信息,马丁早已烂熟于心,但最让他迷恋的是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坚韧、智慧、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。

  马丁介绍,石窟本身是一种外来建筑形式,但在古代中国得到很好的发展,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,而龙门石窟开凿所历经的北魏、唐代,也是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峰期,其造像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。

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(资料图)。韩章云 摄

  “我觉得最典型的就是龙门石窟宾阳中洞。”马丁解释,宾阳中洞是北魏有记载的一个洞窟,与同时期云冈石窟相对比,能发现宾阳中洞的造像形象更加儒雅、有亲和力,服饰上不再穿袒右肩式袈裟,而是穿具有汉服风格的着装,具有鲜明的汉人特色,体现出北魏时期的民族融合特征以及汉文化的独特魅力,是中华文化多样性、包容性、兼收并蓄的表现。

  繁忙的工作之余,马丁也参加过电视节目、录制短视频,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讲述龙门石窟的故事。

  在今年4月份的一场网络直播中,学识渊博、自信从容的马丁圈粉众多,粉丝数量从几百攀升至近8万,不少网友在线“催更”视频,这让马丁对自己的工作有的新的认识。

  “在现场听我讲解的游客还是少数,但网络渠道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龙门石窟,更懂得龙门石窟的珍贵之处。”马丁表示,龙门石窟自初建伊始至今,已历经1500余年,对于现代人而言,除了要研究好、传承好这宝贵的遗产,更重要的是保护好,“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,更是为了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下去”。(完)

【编辑:张燕玲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13市地67县市区联动促消费 助燃黑龙江“夜经济”

表音文字,其字形只记录词的语音。自源性文字系统主要借用某个字或者某种事物的图形作为表音符号,来记录跟这个字或这种事物的名称同音或音近的词,中国传统文字学称这一方法为“假借”,如古汉字用“女”字来表示读音与之相近的第二人称“汝”。假借方法的适用性很强,不足是容易造成文字记录语言的不确定性。

“碳”路先行|山西中阳:“小木耳”撑起乡村振兴“大产业”

“西安厚重却不失活力,想尝试穿上汉服唐装行走于古香古色的街头巷尾。”首次来到大陆的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吴珞歆说,研学中除了收获新鲜知识,当一次“长安姑娘”是她此行最期待的事。

32名港澳台大学生在南方电网完成实习

“林场里,三分种、七分管,管护是重中之重。”新时代,数字孪生技术在八步沙林场得到应用,人防、技防一体,管护水平有效提高。在八步沙林场的一个封沙育林管护站,护林员马生荣点开手机,远程监控、红外成像等新技术的应用,实现了全天候巡护。

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(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)

据悉,2021年以来,青海共落实中央财政支农资金140亿元,其中直接支持打造输出地的资金66.6亿元,在西部地区位于前列。

印尼盾对美元汇率跌破16000关口

要全面深入开展消防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,聚焦全市1.5万余幢高层建筑、238家大型商贸场所、12.1万余家小型经营场所,以及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场所、住宅小区、保障房片区、城中村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拉网式排查,逐一进行消防安全“七查”(即:查管理责任、查消防设施、查楼梯通道、查火源电源、查管道竖井、查消防车道、查值班值守),开展火灾隐患集中除患攻坚,确保覆盖到每个小区、每个单元、每个点位。全面整治占堵封闭消防疏散通道、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、飞线充电等高风险问题。对重大隐患要分层级挂牌督办,紧盯不放、全程跟踪,确保整改到位。深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,引导居民做到“三清三关”(即:清理楼道、阳台、厨房可燃杂物,离人关闭电源、火源、气源),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